不經不覺,《澳門藝術節》來到第30屆。我由第一屆開始看,察覺今年觀眾比前踴躍和成熟,更可喜進步是,本屆節目挑選不錯,既循一向以來「平靚正」路線,不邀請歐洲大名氣藝團,力安排新穎節目,且貼近觀眾,實惠又實際。
舉開幕節目為例,挑選法國近年興起「立體」舞蹈,至少讓澳門與香港觀眾與歐洲舞壇接軌。「立體」舞蹈乃世界舞壇新出路之一,雖然現在成績仍不足夠令人眼前一亮和滿意,也未能做到翻天覆地大變,但引進來的,至少讓南中國海沿岸人們,知道老遠歐洲舞者在做甚麼。
一般策展人挑選歐洲現代舞團來演出,多會重視名氣,我讚賞邀請比利時羅莎舞團來澳表演的決定。多年前在香港,我已看過他們,見其湃澎創意和能量,更教我提升欣賞的敏感度和竅門,一如看美國Merce Cummingham,開啟我窗戶一樣。今次演出節目《雨》,由我敬重的Anne Teresa De Keersmaeker編排,而音樂Steve Reich、佈景及燈光設計Jan Versweyveld和服裝設計Dries Van Noten皆是我信服的大師。
今年另一個比利時節目是Ontroerend Goed創作的《金錢世界£¥€$》(LIES),以遊戲方式來闡釋今天複雜的金融市場,實在妙絕。我和所有觀眾都上了一課,並開了眼界。我高興今回體驗Immersive Theatre (虛擬實境劇場或沉浸式劇場)是甚麼一回事。
該個劇種在歐洲開展很快,也傳到美國去,相信波士頓、紐約,很快會發揚光大,據說上海也已跟進。期待同性質中文劇作會在明年出現,試改變華語話劇百年傳統。
北京人以老舍(1899-1966)為傲,一直有把他十多廿部小說和六部戲劇搬上舞台,而其中孜孜不倦、長期努力的一人是方旭。他今回在澳門,既負責劇本,又登台演出。高興澳門藝術節讓我們認識了這位老舍傳播人,
老舍在英國生活五年(1924-1929),而《二馬》出版於1931年。方旭在舞台上演繹老舍小說中的英國華人故事,卻把今天大媽大叔發生在英國的小事也搬進戲裡,把老舍觀察扯到眼前。方旭自編自導自演老舍所講的中英日常生活文化衡突,除了想要大眾反思和解決之外,亦教我們認知老舍在中國文壇的地位,似乎沒有另一中國文學家,討論中英文化差異,可以勝他。
今回舞台演出《二馬》,特別一點是一對英國母女角色,由男演員反串。初看時我不習慣,心裡問為何如此安排。後來重覆細想,我便理解、尊重和支持。在華語舞台,處理外國人角色都很頭痛,要是找說華語的外國人來演,並不真實,但如果讓華人演員扮外國人來演,亦彆扭,所以現在乾脆來個突破,以性別差異來代替國籍差異。由華人男演員來飾演英國一對母女,在舞台上說中文,變成順理成章。觀眾看到兩位華人男演員來反串演一對英國母女,初會感覺怪異和不舒服,但卻會即時回想起,台上該兩位娘娘腔男士,其實在演英國婦女呀!
舞台演出最要緊是保持劇情發展流暢度,所以大刀闊斧,來個反串演出,省去語言、國籍差異的麻煩,未嚐不是可行解決辦法。方旭今回處理舞台上《二馬》,試驗成功,並創了特色。
今年澳門藝術節,有個德國文化節目cabaret(德國式歌廳)。世界各國都在模仿這種獨步世界的舞台表演娛樂模式,所以我一直想看正宗德國版本。怎知我過份心急雀躍,累我今回中伏,但我不埋怨,只怪自己讀節目表時不夠細心,沒看清楚是葡萄牙劇團來演出這種德國文化國萃表演。節目表有說明演出會用葡語。
該個節目演出德國喜劇泰斗Karl Valentin作品,他在德國地位,等同差利,那麼今回我看葡萄牙劇團來做德國國寶級cabaret表演,我算到過德國「歌廳」嗎?我當然不會如此天真。
小結我看第30屆澳門藝術節四個節目,粗略來說,頗有瞄頭,我期待十月舉行的第33屆澳門國際音樂節,會有更多令人驚喜節目,我如此預感。
#####
[ #文化 #藝術 ]